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决定孩子人生高度的,不是知识而是这个!建议家长老师都读读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46410 rizhaook 发表于 2018-9-27 15:26:14

加入侃日照,和我们一起侃侃侃吧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侃注册

x

前段时间,著名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、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在北大演讲时提到的这句话刷爆朋友圈:

“很多时候,人最终的发展——能走到多远,飞得多高,取决于人的见识。”

能成为网红“金句”,说明这句话深入人心。

演讲中,吴军这样解释了“见识”的价值:

“从次贫阶层到中产阶级是不难的事儿,你有一个技能就行了,但是从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是很困难的事儿,不仅仅是金字塔尖太小,更重要的是除了技能以外,你还要有见识。”

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是有见识的人?我想应该至少包括这两个层面的意思,一是见多识广;二是明智正确地对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拥有见识,意味着需要丰富的阅历,而同样重要的是,需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。

职业规划师古典说,努力很重要,但比努力更重要的,是一个人的选择能力。


在我看来,一个人的选择能力,取决于他的见识。

前些天,北京十八中校长管杰在探讨中高考改革的文章里,提出的一个观点让观教君印象深刻。在他看来,中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。“选择”的前提是了解认识,最好是“成系统的了解和认识”,这里既包括孩子对自己的认知,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认知。

取决于这种选择能力高低的,一定是父母和孩子的见识。比如,我们都深信,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都有自己的潜质,这有关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倾向,我们如果缺乏见识,特别是缺乏发现孩子不同特点智能的眼光,那如何能给出明智、有远见的建议?

事实上,从高层对于教育的顶层设计来看,这个问题也已提上日程。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,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,引导学生增长见识,丰富学识。

如何增长见识?这两年,教育圈有句话很流行,叫做“最美的教育在路上”。这是对我们耳熟能详的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的一个很好的补充。不过,今天,伴随技术的快速发展,比起数量上的积累,孩子自身的经历和体悟更为重要,无论是阅读还是旅行。


高晓松曾说过这样的观点,古时候讲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是因为那时的书都是经典,那时的路走得漫长。而今天,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与日行千里的高速中,丰富经历的重要性早就远超在单纯积累知识之上。

即使是阅读,青少年的阅读也并非简单地积累知识,而且通过阅读、体味和思考,开拓个人视野。当然,这样的“阅读”并不局限于书本,可以说是无处不在。参加一场对话、聆听一次演讲,观看一档节目,都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最近,广东卫视新推的教育成长类节目《学而思大师课》邀请不同行业的杰出人才和青少年及家长面对面交流,带给人耳目一新的体会。在这堂“大师课”上,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,比如,在音乐方面,邀请了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;在语言能力方面,邀请了著名相声演员姜昆;在运动方面,则邀请了中国国家队短道速滑主教练李琰,刚好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八大智能领域一一对应。


在已经播出三期的大师课上,国家队短道速滑主教练李琰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书籍《伍登教练成功金字塔》。作为“现代篮球之父”,伍登教练独特的成功方法深刻了李琰的执教理念。更让人深思的是,李琰指导还解析了冬奥冠军武大靖从11名到1名的成长秘诀,以及冬奥冠军周洋从低谷重返巅峰的动力所在。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则用他的成长故事诠释了“努力”的涵义、做人和做艺术家的关系,以及阅历、视野对于艺术的独特意义。

而连续4年获得有设计界“奥斯卡”之称的德国红点奖、三次获得德国iF奖的石大宇讲述了一个“边缘学生”在逆境中求学的故事,他的这句感悟让人印象深刻:“学会向内看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

在这种真实和富有启迪的对话中,孩子们和家长体验多元化的视角去思考一个人的潜质和智能,更能透过这些行业顶尖高手和大师的人生经历与感悟中,理解榜样和成长的意义,收获自我发展的内驱力。这种见识的收获,将对青少年未来的选择提供真正的指引。

这样广泛的阅读应成为当前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在帮助孩子增长见识上,诗和远方可以,孩子的日常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。正如北外校长助理、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在新学年开学讲话中所提到:

“学习有二个维度,一是正式的学习,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,旨在维持现有的系统或既定的生活方式,通过学习获得用以处理已知或重现情境下的固定的见解、方法和规则,获得后续学习、生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;二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人际关际中的习得,‘很多真正有用的东西不是在正式的教室里学会的’,生活经历对于人生特别重要,包括行为习惯的养成、跟随父母走南闯北、家庭生计出现的危机、照顾弟妹和小动物、侍候生病的老人、帮助父母打理家务及其他劳动、同伴相处和丰富的课余生活……除了长知识,还要增见识。”

在这样的场合中,如何让教育发生,让孩子经历转化为他们的见识,这考验教育者的敏感、智慧和方法。

文| 德宏观教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侃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推荐阅读

联系我们
业务咨询、商务合作 0633 - 895 - 9918
侃 QQ 群 86286327 - ②群 56926454 - ①群 90050602 - ③群 160583030 - 侃群
技术支持邮箱 1330006155@qq.com

微信号:look-rizhao

QQ|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rizhaook.com ( 鲁ICP备15045215号-1 )  

Powered by 侃日照 X3.2© 2001-2013 rizhaok Inc.

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